雷牙镇八项工作做好“党建引领”工程
一是党建+精准脱贫。村级党组织和党员要聚焦精准脱贫瓶颈、产业薄弱等经济问题和医疗卫生、安全饮水、环境卫生、教育文化等民生问题,通过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包联、民情家访、领导干部包村,强化“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管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切近群众心愿,培育“造血”功能,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建立帮村部门、包村干部齐抓精准脱贫工作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结好对子”,大力开展“结对认亲、精准帮扶”活动,重点对精准脱贫户,家庭特别困难的党员群众,进行重点救助帮扶,每年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或解决1件难事。建立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困难户制度,探索各类党组织结对共建方式,为帮扶带去资源、输入血液,推动农村精准扶贫成果显著。
二是党建+美丽乡村。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总要求,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心,突出党组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五个引领”作用,即引领规划编制、引领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参与、引领绿色生态、引领乡风文明。扎实推进农村管理的“五化”:管理网格化。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以巷道、楼院、组社为单位设置网格,并在网格上同步建立党小组,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党组织,每个党员都在网格中。服务组团化。将村上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党组织为主体、以服务群众为主线、以协商民主为纽带的农村管理新模式。责任组织化。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各级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开展“党员红旗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让党员干部身份“亮”出来。党员干部要深入一线,带头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生产发展、增收致富、环境卫生、交通便利、绿化亮化、邻里友善、文明和谐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是党建+产业发展。找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的结合点,进一步探索实践“支部链接产业,党建引领发展”的产业党建模式。探索“组织就在身边”的农村基层党建新模式,根据全镇产业布局特点,建立党建联络员制度等,使全镇各个产业都有党组织把关,都有党员示范引领,实现组织就在产业发展的现场,助推全镇各项产业发展。以大力推进我镇工商贸集中区、果畜商过度区、农林果成长区,“三区”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招商引资跟踪问效、跟踪服务、跟踪通报、跟踪考察、跟踪督查、跟踪护航等“六个跟踪”工作,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四是党建+项目建设。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将党组织建在项目上,在项目一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建立党员突击队等,大力开展“四亮四比四看”(即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亮服务,比监管看工程质量、比速度看工程进度、比管理看有无事故、比服务看工程满意度)活动,通过支部和党员的引领,力促在谈项目尽快签约落户、签约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尽快竣工使用。
五是党建+平安建设。建立群众有求必助必有回应机制。公开公检法等政法单位驻村联络员联系方式,群众可以通过发手机短信、拨打热线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随时反映意见和建议。建立夜间巡逻制度,党员干部包片互助机制,成立村级的矛盾协调处理机制,通过落实定区域、定人员、定对象、定任务、定责任、定奖惩“六定”措施,建设平安雷牙,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六是党建+机关管理。把机关管理,建设高效、廉洁政府作为党建服务发展的重点工作,推行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打造一个集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务、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履行服务和保障职能,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满意度。不断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真正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行党员岗位示范制度,切实增强服务理念,着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擦亮党员岗位窗口、打响党员服务品牌;实施党员一句话承诺制度,坚持立足岗位,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任务。落实领导干部定期集体学习制度,梳理分类制定问题清单,对每一项整治任务实施清单式管理、及时解决。主要是围绕“起示范、站前列”这一目标定位,大力推行党建加依法行政、加人才队伍建设、加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等。围绕“便民、利民、规范、高效”宗旨,以党建促工作,以品牌促党建,提升机关形象。
七是党建+重点工作。针对我镇重点工作多的特点,探索成立临时党组织,分工作成立临时党支部,分任务成立党小组,着力构建党组织领任务、书记负总责、党小组长具体抓、党员积极参与的攻坚克难抓落实的格局,努力打赢每一场重点工作的攻坚战。通过开展“三建三争”活动,即建立临时党组织,争当重点工作主力军;建立政策宣讲队,争当重点工作急先锋;建立攻坚标兵岗,争当重点工作排头兵,发挥党组织的“一线”战斗堡垒作用,即领导干部在一线率先垂范,难点问题在一线处理解决,党员干部在一线打磨锤炼,工作成效在一线拓展延伸,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实干的精神,在重点工作中争先锋、作表率。
八是党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志愿服务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示范团队。扎实推进党组织书记联系党员志愿者,促志愿服务与听取民意对接;党员志愿者联系入党积极分子,促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对接。立足党员进农户,广泛开展“送岗、送技、送医、送戏、送策、送法、送证、送贷、送绿、送爱”等“十送进家门”活动。强化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成果运用,把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大力宣传志愿活动先进典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加入志愿服务行列。(何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