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老汉的说唱人生

日期:2016-11-04
来源:
点击数:
【字体:

  申老汉的说唱人生

  出同期音:家住陕西在白水,离城十里雷牙村。老汉我姓申名炳勤,全家都是务农人。(黑场转接)

  眼前这位双目几乎失明的老汉叫申炳勤,今年71岁。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他运用自己独特的说唱方式把党的富民政策、农村好人好事宣传到千家万户。

  出片头:《申老汉的说唱人生》

  出同期音:改革开放三十年,咱农村变化是唱不完,农业发展农村变,全县人民笑开颜。

  只上了两年学的申老汉一生经历坎坷,小时因眼疾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仅为0.04,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独特的人生经历使他听力、记忆力非常强。六十年代末,为了生计,拜师学艺,学习曲子坐唱。

  出采访 申炳勤:(我结了婚以后,我老婆也是一个残疾人,智障残疾,再加之自己视力不好,所以自己总想着学习一门手艺。能够凑合着养家糊口,心里想谋一个出路。我这村上原来有一个老艺人,也是双目失明一个人下乡宣传。由于老人缺少二胡伴奏,我就弹奏二胡给老人伴奏,走了一个雷村乡。在跟随老人一月的时间里,他唱得所有戏曲我都听会了。)

  凭着对曲艺的喜爱,申老汉对曲子坐唱着了迷。

  出采访 申炳勤:(当时我父亲不支持我学(三弦弹奏)。老人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你都将近三十岁了,你还能学会?我说你不用管,我就当娱乐。结果他晚上休息的时候,我不睡觉(弹奏)。晚上他嫌吵,我就钻到我的窑里练习弹奏。在一星期左右后,我父亲在吃饭的时候说,我听出来你这段时间还弹出们到来了。我说你不是说我学不会,现在听出眉头了?父亲说有眉头了,有眉头了。从此以后,父亲再也不说人过三十不学艺。所以我就从那时候开始入门了。)

  在说唱过程中,申老汉觉得三弦独奏有些单调,于是他让人把铃铛和木鱼固定在一根木棒上,尝试着伴奏。

  出采访 申炳勤:(当时弹奏总觉得单调,一个人弹奏三弦(也没有什么伴奏)。(当时)就找了一个木头把,让人把铃铛、梆子和木鱼固定在上面,拴上绳子,尝试着用脚来控制节奏。一尝试,铃铛和木鱼都响了。慢慢就跟上节拍,自己唱着弹着,越来越觉得弹奏效果更好,还符合自己的心意。)

  他不但能熟唱传统曲目,而且通过收音机、电视机及街坊邻居等了解国家大事、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的变迁,自创新词。凭着自己的理解、消化、吸收,编成群众容易接受的民间方言唱词,以说唱的形式表现出来。

  出同期音:咱白水发展快,东阔西进,县南河悬空桥通往全国… …

  申老汉的演唱技艺愈加精湛,受到群众欢迎。他的创作热情也随之高涨,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新农村建设,从唐山大地震到十二五规划,从计划生育到十八届三中全会。三十多年来,他创作的曲子坐唱达数百多段,形成一绝,成为白水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

  出同期音:总书记习近平,反腐倡廉正党风。党中央发出了八项决定,贯穿落实带头行,全国上下齐行动,贪官污吏要肃清。

  出采访 申炳勤:(带来的乐趣主要就是很开心,不仅自己开心还可以健身。原来觉得是为了谋生,是卖艺呢!现在思想不同了,不光是卖艺了,主要是能活跃生活。一天不唱几声心里还不舒服)。

  随着社会发展,申老汉把曲子坐唱由当初的一种谋生手段变成了一种精神的追求和人生的享受,实现他人生的独特价值和梦想。

  出同期音:老年人上了六呀六十岁,月月都有养呀养老金。七十八十更优惠,九十还有好政策,出门带上老年证,门票免费畅游全国。

  2011年,申炳勤的曲子坐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年过花甲的他面临着曲子坐唱失传的窘境。

  出采访 申炳勤:(这确实越来越少了,我还有信心把这往下传。我还想尽快的,找一个爱好者,尽心尽力的教。让他把这学好,学好以后把这传承下来。)

  出同期:紧跟着党走,向前进,美好的明天更迷人。奔向小康再鼓劲,再鼓劲,未来的幸福路越走越光辉。